Please hit "WEBCASTS"

Search form

Webcast RSS

Chinese, Simplified

基督徒每个星期天都会到教会参加“敬拜”,这“敬拜”的目的是什么?让大家都觉得很感动、很享受的敬拜,就是好的敬拜吗?愿你我都为着上帝的美、善、公义和大能,发出由衷的感恩、赞美。

read more
on 30 Jul 2017 2:12 PM
Chinese, Simplified

学习历史时,最大的一个感慨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信仰上的疑惑,其实前人都深入思考,甚至激烈争辩过。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历史能帮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也少犯一些错误。

在上次节目中我们了解到,尼西亚会议之后,早期教会在“圣父与圣子的神性是否存在差异”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几乎就在同一时期,教会当中又出现了另一个相当严重的争执,那是关于耶稣基督的神性与人性的问题。

一般上基督徒都会说,耶稣是上帝,道成肉身,生活在这世界上。这个说法没错,符合圣经的记载。不过,“神性”和“人性”怎么能够共存于一体呢?

这个问题在早期教会时代爆发出来,有一个特殊的背景,就是早期教会当中很多人对马利亚的身份认知。根据圣经记载,马利亚是耶稣肉身的母亲。早期教会很多基督徒对马利亚非常尊敬,到了一个地步甚至演变为崇拜、敬拜,一些信徒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这个称号显然有问题,因为自有永有的上帝并不需要一位母亲。为此,很多人提出了反对,到了第五世纪,这个称谓的问题在教会当中引发争议。在反对的人士当中,有当时教会的一位领袖,名叫涅斯多留。涅斯多留指出,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不恰当,原因之一是,他认为耶稣基督本身同时具有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而马利亚所生养的,不过是人性上的耶稣,耶稣基督神性的一面并不需要一个肉身的母亲,因此不能说马利亚是“上帝之母”。

read more
on 28 Jul 2017 2:12 PM
English

In Michelle’s self-introduction, Michelle admitted that she used to have a bad temper. Fortunately, she came to know God and believed in Him when she was in university, or she would likely have become an aggressive person. With such a bad temper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how could it be possible to change this personality? But then, Michelle did change after she came to know Christ. God imperceptibly corrected her values, changed her attitude and reformed her life. This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her workplace, where God persistently used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to shape Michelle’s life.

read more
on 27 Jul 2017 2:12 PM
Chinese, Simplified

人的一生离不开朋友,任何一段友谊都是从神而来的礼物。但是作为基督徒我们都知道,只有建立在基督里的关系才是最深厚的。约翰福音15章13到15节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为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

今天就让我们借着箴言的学习一起来思考朋友之道。盼望这个学习能够帮助我们更懂得怎样与朋友相处。我们今天要读的经文是箴言17章17节,18章24节,27章6节,27章17节。我们要从五个方面来思想这几段经文的内容。

首先经文告诉我们:朋友可贵。箴言17章17节说: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这些圣经的教训很简单,朋友贵乎相知,贵乎互相了解与认同;他们是与我们共度快乐和忧伤时刻的。真正的朋友总是与我们一起哭泣,一起快乐;我的东西,他的东西,都变成我们的东西。特别是在我们遭遇患难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在我们身边的,就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患难见真情,弟兄为患难而生。我无需多说,朋友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read more
on 26 Jul 2017 2:12 PM
Chinese, Simplified
read more
on 24 Jul 2017 2:12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