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肖兰的教会里有一位姐妹在给朋友传福音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难题。这位姐妹说,当她给朋友讲信仰时,这位朋友立刻就回答她,“我生活上样样都不缺,因此不需要耶稣。”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是的,对实用主义者来说,信仰的确好像没有什么大用处,至少,很少可以看到有直接的好处。
那么,神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仅仅是像汽车的后备轮胎那样,发生意外时、有需要时才拿来用用的吗?人与神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呢?这些信仰的疑问不仅存在于今天,以赛亚时代的以色列人,同样也面对这些问题。今天让我们就从《以赛亚书》七章1到9节的经文,来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信神。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不要怕,只要信”。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人所要怕的,就是惧怕本身。意思就是人不应被惧怕所胜,但惧怕是人的本性,有谁是从来没有惧怕的呢?其实人对某些事情有惧怕也是健康的,惧怕可以令人躲避一些危险的情况。但有时惧怕却是不健康的,尤其是那些因为自己的幻想而带来的惧怕,因为这些惧怕实际上是心理上的问题,是人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实的。这种惧怕就是不健康的。不过,人如果有所惧怕,而这些惧怕又是真实的,并非幻想,那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思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胜过惧怕了?
敬虔是每一名基督徒应有的生命特质,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信徒都有敬虔的生命。让我们从但以理及他的朋友身上,学习如何在世俗环境当中操练、建立一个敬虔的生命。
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教会历史的中古时期。这个时期前后约一千年,期间教会的发展和表现跟早期教会有显著区别。
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影响力在欧洲地区越来越弱,最后西罗马帝国完全瓦解。在政治出现真空的情况下,教会不得不扮演部分中央政府的角色和功能,结果教会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甚至进入了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事实上,在中古时期,欧洲地区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受到政府和教会的双重管辖。比方说,如果一个人犯了偷窃罪,他不单要接受法律的惩罚,同时也要接受教会的处分。类似情形也出现在政治的圈子里面。在典型的中古时期,要取得一地的统治权,除了要征服竞争对手,还要取得教会的认可,否则一个统治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因此教会常常成为政治势力所争取的对象。教会发展到中古时期就不单单只是一个信仰团体了,也逐渐演变成一股政治势力。这样的特征在中古之前没有,在中古之后也不复出现。
我们在学习中古时期教会历史的时候,会较多关注西方的拉丁教会,因为今天的基督教是中古时期从当时的罗马大公教会分离出来的;如果要更好地了解今天的基督教,就有必要深入了解中古时期的罗马大公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