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有很多岔路口,这时候的选择至关重要。我们会做怎么样的选择呢?从路得记一章当中我们看到,这些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就此步上不同的人生路——轻忽恩典的人生,随波逐流的人生,放弃机会的人生,悔改回头的人生,蒙福的人生……愿神给我们智慧,选择那上好的福分
为什么初期教会能够从零开始,渐渐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信仰群体?除了上帝的保守和看顾,还有一些重要的客观因素。
首先,罗马帝国维持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安定和繁荣。生活在这个时期的第一代基督徒,得以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中传递信仰、建立教会。与此同时,罗马帝国采用希腊文作为帝国的标准语言和文字,使当时的基督徒很容易透过一个大家都懂的语言,分享基督的福音;而罗马帝国修筑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也为福音的散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在罗马人当中占主导的希罗文化渐渐没落,没有任何一派哲学思想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终极满足,社会大众和知识阶层都在寻找人生意义,追问终极真理。这也为基督信仰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契机。
另一个方面的重要因素,就是早期教会本身的表现。早期教会的基督徒过着一种凡物共享的生活,有缺乏的人不单不会受到排挤,还能得到特别的看顾,这种爱心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此外,在当时那样一个封建制度的社会当中,不同阶级、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却都能在教会中平等相处、彼此相爱,这也吸引了许多人进一步去了解基督耶稣的福音。
最后还有一个有利因素是,当时教会中有许多杰出的领袖,包括勇于为信仰献身的初代使徒教父,以及具有远见卓识、能够清楚阐释福音的护教家。在这些领袖的带领下,教会稳步扎根、发展。
亲爱的弟兄姐妹,平安!欢迎收听由“环球广播电台”为您播出的圣经灵修系列节目“丰盛的生命”,我是主持人肖兰。肖兰近日看到一篇小文章觉得很有意思,这里就先同您来分享一下吧。这篇文章说到,人一辈子真正说来只做两件事,就是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因为人一辈子能把饭吃得很香,把觉睡得很甜,本身就是不容易的事。
台湾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年轻时因为失恋而痛苦不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后来就有一位长者告诉他:“人,需要修身、养心。”
这位作家问:“怎么修身、养心呢?”长者说:“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作家反问:“难道吃饭、睡觉也得修身、养心吗?”长者说:“是的,同样是吃饭,同样是睡觉,却有不一样的结果。一般人吃饭时,左顾右盼,想这想那,千般计较,万般思索;睡觉时,颠倒梦寐,梦这梦那,思绪万千。修身、养心的人,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别无他念!”“可是,怎么才能做到饿了吃饭,困了睡觉呢?”作家又问,长者回答:“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有听众来信:牧师你好,圣经上有许多地方使用“软弱”这个词,意思是否一样?我们也常听到人说我又软弱了,因而犯了罪。保罗夸口用的软弱,是否同样意思?辛苦牧师了!感谢主。
牧师的回应
亲爱的听众朋友,在基督徒中有人对“软弱”的含义,常常理解得不够准确。新约圣经讲到“软弱”不是“犯罪”,但软弱和犯罪是有关联的,例如罗马书5:6节: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还有罗马书 8:3节: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除了这两节,新约圣经提到软弱时大都是指疾病、人性的有限、能力或信心不足,不过用法又有微小的不同,用在耶稣身上的软弱,仅仅指人性的有限;例如《哥林多后书》13:4节:他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希伯来书》4:15节: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在讲到人软弱时;包括疾病、体力不支、能力不足或信心不够,就不一一列举经文了。